通过询问潜在客户在不同价位购买产品的可能性,确定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 方法: 工程, 产品设计, 项目管理
Gabor-Granger 定价技术

Gabor-Granger 定价技术
- 客户体验, 市场研究, 产品管理, 产品定价
目标
如何使用
- 向受访者展示一种产品,询问他们是否愿意以特定价格购买。如果愿意,就提高价格;如果不愿意,就降低价格(或随机显示一系列价格)。这个过程会持续几个价位,从而形成一条需求曲线。
优点
- 直接衡量在特定价格下的购买意愿,有助于估算不同价格水平下的收入和利润潜力,在调查中实施起来相对简单。
缺点
- 假设性购买意向可能并不反映实际购买行为,在提问中也没有明确考虑竞争对手的行为或替代产品。
类别
- 客户与营销, 经济学
最适合:
- 估算产品在不同特定价位上的需求和潜在收入。
Gabor-Granger 定价技术在消费品、技术和制药等多个行业的产品开发和营销战略的各个阶段都特别有效。在产品构思和原型测试阶段,这种方法尤其有效,因为在这一阶段,了解客户对定价的看法可以帮助做出明智的设计和营销决策。这项技术的主要参与者通常包括产品经理、市场研究人员和定价策略师,他们共同分析客户的反应,从而制定出与感知价值相一致的定价策略。例如,在技术领域,推出新设备的公司可以利用这种方法来衡量潜在客户对不同价位的反应,从而在产品推出前优化定价策略。医疗保健行业通常在新药或医疗设备的市场调研中采用这种技术,因为了解定价动态对确保市场准入和报销至关重要。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企业可以通过调查和在线平台高效地收集可量化的数据,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快速分析,生成需求曲线,从而提供适应不同细分市场和偏好的可行见解。通过纳入人口统计因素或心理特征,企业可以对反应进行细分,从而制定有针对性的定价策略,专门迎合已确定的消费群体,在提高收入潜力的同时,还能根据真实的市场数据完善产品。这种适应性使 Gabor-Granger 方法成为企业应对多种市场不确定性的通用工具。
该方法的关键步骤
- 向受访者展示产品和初始价位。
- 询问受访者是否会以该价格购买产品。
- 如果是,则在下一次迭代中提高价格;如果不是,则降低价格。
- 对一系列价格点重复这一过程,以绘制需求图。
- 分析答复,根据购买意愿构建需求曲线。
专业提示
- 进行敏感性分析,了解定价的变化对需求弹性的影响,并据此完善价格范围。
- 将心理因素纳入调查设计,以捕捉不同细分市场的深层动机和心理定价阈值。
- 利用 A/B 测试方法迭代定价实验,以确定实时设置中最有效的价格点。
相关文章
主生产计划(MPS)
大规模定制
营销漏斗
营销审计
MAPO 指数(医院病人的移动和援助)
制造资源计划(MRP I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