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火脆化是指某些合金钢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约 375-575 °C)保温或缓慢冷却时,其韧性会降低。这种现象是由于杂质元素(例如磷、锡、锑)偏析至晶界,削弱了晶粒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沿晶断裂。

回火脆化是指某些合金钢在特定温度范围内(约 375-575 °C)保温或缓慢冷却时,其韧性会降低。这种现象是由于杂质元素(例如磷、锡、锑)偏析至晶界,削弱了晶粒间的结合力,从而导致沿晶断裂。
回火脆化机制是平衡偏析的典型例子。在高温下,杂质原子会溶解在金属晶粒内。随着钢冷却到脆化温度范围,这些杂质的溶解度降低,并倾向于迁移到晶界的高能区域。某些合金元素,例如锰和镍,会与杂质共偏析,从而加剧这种效应。其结果是韧脆转变温度 (DBTT) 急剧升高,这意味着钢在本应保持韧性的温度下却可能以脆性方式断裂。
回火脆化的关键特征是其可逆性。如果将脆化的部件重新加热至临界温度范围以上(例如,>600°C),然后快速冷却(淬火),杂质会重新溶解到晶粒中,从而恢复韧性。这一认识是物理冶金学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创新,表明机械性能并非静态的,而是可能因内部界面微观化学成分的细微、随时间的变化而降低。这导致了厚壁部件炼钢和热处理工艺的重大变革。
迎接新挑战
机械工程师、项目、工艺工程师或研发经理
可在短时间内接受新的挑战。
通过 LinkedIn 联系我
塑料金属电子集成、成本设计、GMP、人体工程学、中高容量设备和耗材、精益制造、受监管行业、CE 和 FDA、CAD、Solidworks、精益西格玛黑带、医疗 ISO 13485
合金钢的回火脆化
(如果日期不详或不相关,例如 "流体力学",则对其显著出现的时间作了四舍五入的估计)。
相关发明、创新和技术原理
{{标题}}
{%,如果摘录 %}{{ 摘录 | truncatewords:55 }}
{% end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