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性研究方法,参与者在自然环境中记录一段时间内与特定活动或产品相关的经历、行为和想法。
- 方法: 人体工程学
日记研究

日记研究
- 敏捷方法论, 客户体验, 客户旅程制图, 设计思维, 可用性, 可用性测试, 用户体验(UX), 以使用者為中心的設計
目标
如何使用
- 向参与者提供日记(纸质或数字),并说明记录的内容和频率。这就提供了用户在真实生活环境中体验的纵向数据。
优点
- 捕捉实验室研究或访谈可能遗漏的背景数据和长期经历;提供丰富的定性见解;帮助了解习惯、行为变化和不断变化的需求。
缺点
- 依赖于参与者的勤奋和记录的准确性;数据分析可能很耗时;长期研究可能会造成参与者疲劳或流失。
类别
- 客户与营销, 产品设计
最适合:
- 长期了解用户在自然环境中的行为、体验和需求。
在消费技术、医疗保健和汽车设计等行业的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过程中,经常会用到日记研究,因为了解用户体验对于成功的产品开发至关重要。这些研究的参与者可以包括最终用户、利益相关者甚至服务提供商,从而可以全面了解用户生态系统。在产品设计的初始阶段,可以将日记研究与人种学研究等其他方法结合起来,使设计师和工程师能够收集定性数据,以反映日常生活中的使用模式、偏好和痛点。在医疗保健领域,病人可能会记录他们与医疗设备或治疗方案的互动,揭示其中的挑战,为提高产品的可用性提供信息。在消费技术领域,用户记录他们与应用程序或设备的日常互动,可以发现传统测试方法可能无法发现的可用性问题和功能需求。这种纵向方法可以让团队发现用户行为是如何随时间演变的,从而更容易识别需求的趋势或变化,最终指导迭代设计流程。收集到的数据可用于验证从初步研究阶段收集到的假设,并通过实际情况丰富设计冲刺,为功能开发、优先级和用户满意度指标提供信息。
该方法的关键步骤
- 确定指导研究的具体研究问题。
- 根据目标确定目标参与者的情况。
- 制定结构化的日记格式,为参与者提供明确的指导。
- 确定日记记录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 实施一种机制,在需要时向参与者提供支持和说明。
- 鼓励参与者按照指导原则记录定性和定量数据。
- 监控参与者的参与情况,解决研究过程中出现的任何问题。
-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促进参与者进行反思。
- 评估日记提示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做出调整。
- 鼓励以自然的方式记录经验,而不鼓励过度的自我分析。
专业提示
- 纳入能引发对情绪反应和情境背景进行具体思考的提示,以深化定性数据的丰富性。
- 使用不同的记录方法(如音频、视频、草图)捕捉用户体验的不同维度,满足不同参与者的偏好。
- 与参与者建立定期核对机制,以保持参与度并澄清日记条目的任何不确定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相关文章
主生产计划(MPS)
大规模定制
营销漏斗
营销审计
MAPO 指数(医院病人的移动和援助)
制造资源计划(MRP II)